“奏響紅色樂章 弘揚民族精神”——中國廣播藝術團與總局紀檢工作第四片區成員單位開展聯學聯建活動
9月9日,中國廣播藝術團與總局紀檢工作第四片區成員單位開展聯學聯建活動,成功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音樂黨課主題黨日活動。藝術團領導班子成員、總局紀檢工作第四片區成員單位領導出席活動,110余名黨員參加了此次活動。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首席演奏家室內樂團的演奏家們用精湛的技藝奏響紅色樂章。
活動伊始,青年指揮家葛亞南對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悠久的歷史、卓越的成就作了系統介紹。他結合音樂黨課的內容,深入介紹了每首樂曲創作的歷史背景和蘊含的紅色文化基因,指出這些作品不僅旋律優美,更承載著深厚的民族情感與時代精神,是民樂傳統與紅色文化融合的典范。
在演奏《戰馬奔騰》前,二胡演奏家李政華為大家講解了該曲的創作背景。《戰馬奔騰》是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為主題音樂素材改編而成的,通過激昂的節奏和磅礴的旋律,生動刻畫了解放軍騎兵英勇奮戰、一往無前的英雄形象,體現了人民軍隊的鐵血精神與戰斗豪情。
柳琴演奏家崔軍淼表演前為大家深情講述了《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創作背后的故事,該作品來自電影《鐵道游擊隊》中的插曲,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鐵道游擊隊員在艱苦環境中依然保持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堅持斗爭的歷史畫面。樂曲以柳琴特有的清脆音色,奏出了軍民同心、抗敵救國的動人情感。
音樂黨課中,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的演奏家們以精湛的技藝和飽滿的熱情,傾情演繹了一批深受群眾喜愛的經典曲目。《花好月圓》《步步高》以明快昂揚的節奏,奏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民樂觀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彩云追月》《阿細跳月》用婉轉悠長的旋律,描繪了祖國大好河山與民族團結的動人畫卷;《戰馬奔騰》《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鏗鏘激越,再現了革命戰爭年代軍民一心、英勇斗爭的壯闊場景;而深情恢宏的《我和我的祖國》,則以赤子之聲抒發了中華兒女對祖國母親的無限熱愛與忠誠。這些作品跨越時空,以音樂為紐帶,生動串聯起黨領導人民拼搏奮斗的輝煌歷程,通過“講解+演奏”的模式,讓黨員同志們深刻感受到音樂作品中所承載的家國情懷、民族氣概與時代精神,有效提升了音樂黨課的教育性和感染力,實現了藝術表現與黨史學習的有機統一。
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張高翔高度贊揚了藝術家們的精湛演出。他指出,音樂作為世界共同的語言,承載情感、記錄歷史、凝聚精神,中國民族音樂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作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團的創立者和引領者,始終致力于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他強調,藝術團全體干部職工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深耕藝術創作,用優秀的作品弘揚民族精神,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中國廣播藝術團黨委書記包峰談到,音樂黨課主題黨日活動創建以來,藝術團各黨支部積極拓展形式與內涵,形成了黨建和業務融合的品牌效應。此次活動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立意深刻、呼應時代,充分體現了“結合、融合、聯合”的特點,是黨的創新理論與主責主業的有機結合、是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更是各單位間協同聚力的生動聯合。
黨員們紛紛表示:“本次音樂黨課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內容深刻,用藝術的語言生動再現了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使大家在美的熏陶中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強化了使命擔當。振奮人心的旋律,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初心的熾熱與永恒。這不僅是一場音樂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在跳動的音符中,我們聆聽到的是奮斗的時代強音;在演奏家們的深情演奏里,我們讀懂了百年征程的壯麗畫卷。我們要以此次黨日活動為契機,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音樂中的精神力量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實際行動。”
中國廣播藝術團將持續深化音樂黨課這一創新活動形式,進一步增強活動的感染力和影響力,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經典音樂和黨史融合中汲取精神力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