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天籟”中國電影樂團中外民謠金曲交響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指揮:彭家鵬
9月7日晚,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座無虛席,2025第六屆中國廣播藝術團藝術季系列演出——“宛若天籟” 中國電影樂團中外民謠金曲交響音樂會在此溫情奏響。著名指揮家彭家鵬以熱情洋溢、細膩而富有感染力的指揮風格,執(zhí)棒中國電影樂團,攜手樂團首席田雪、二胡演奏家李峰、諸葛旭佳,打擊樂演奏家戚潔,大提琴演奏家王志堯,將中外民謠的獨特韻味有機融入交響樂的恢宏架構中,讓民謠的 “魂” 與交響樂的 “形” 深度契合,既保留了民謠最本真的情感底色,又通過交響樂豐富的層次與張力,讓每一首作品都擁有了更廣闊的表達空間,為觀眾帶來一場樂貫中西、觸動心靈的音樂盛宴。
這是一場跨越山海,中外民謠邂逅西方交響的浪漫音樂之旅。音樂會的曲目編排暗藏巧思,宛如一場中外民謠的 “隔空對話”,將東方意蘊與西方風情完美交織。音樂會伊始,意大利民歌組曲率先登場,《塔蘭泰拉舞曲》的歡快節(jié)奏瞬間點燃現(xiàn)場氛圍,《我的太陽》高亢激昂的旋律盡顯意大利民謠的豪邁;隨后《法國女郎》的優(yōu)雅、《桑塔露琪亞》的靜謐、《瑪利亞》的深情、《纜車》的靈動,一首首經(jīng)典曲目奏響,營造出令觀眾心靈沉醉的異國風情。
當二胡演奏家李峰、諸葛旭佳攜手與樂隊奏響《紅絲絨》時,二胡細膩婉轉的音色,與交響樂隊的恢弘氣勢碰撞融合,既有民族音樂的溫婉柔情,又有交響樂的大氣磅礴,紅絲絨代表愛情和好運、高雅和浪漫,演奏家通過二胡的多變音色表現(xiàn)出細膩的情感變化,將柔美抒情與激越昂揚有機融合在一起。
此外,《綠袖子》的典雅、《深情的吻》的浪漫、《斗牛舞曲》的熱烈、《巴西?巴西》的奔放、《拉巴姆巴》的動感,中外民謠曲目輪番上演,讓觀眾在音樂中跨越山海,用旋律連接起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與情感,切身感受文化互鑒的魅力。
打擊樂演奏家戚潔與指揮及樂團攜手合作,精彩演繹了長鼓與樂隊《紅太陽照邊疆》。她那清亮優(yōu)美的鼓聲,翩然起舞的擊鼓姿態(tài),以及色彩艷麗的傳統(tǒng)民族服飾,不僅喚醒了幾代人心中深植的歲月記憶,更讓全場觀眾合著節(jié)拍,在心中跟隨演奏的旋律一同輕聲吟唱。
中國電影樂團首席、小提琴演奏家田雪與大提琴演奏家王志堯攜手演繹經(jīng)典樂曲《你鼓舞了我》,小提琴與大提琴的深情對話令人動容。兩種樂器一唱一和,仿佛一對戀人互訴衷腸,用音樂的語言詮釋了對生命中親情、友情、愛情的陪伴與鼓舞所表達的感恩之情。小提琴的清亮音色與大提琴的深沉低吟交織在一起,將樂曲中的情感層次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
《美麗的天空》節(jié)選自德沃夏克《念故鄉(xiāng)》(自新大陸)第二樂章,樂團弦樂聲部的默契合奏營造出空曠深邃的音樂意境,讓觀眾在音樂中仰望天空、思念遠方。這一樂章被譽為“最動人的交響樂慢速樂章”,濃郁的捷克民族音樂風格和思念故鄉(xiāng)的憂傷情緒引發(fā)情感的共鳴。
當《拉巴姆巴》的旋律響起時,指揮帶領觀眾鼓掌打節(jié)拍,臺上臺下互動默契,現(xiàn)場瞬間變成一片歡樂的海洋;《白蘭鴿》的靈動旋律,則讓人仿佛置身于自由遼闊的天地間。音樂會最后一曲,蕩氣回腸的《天路》旋律響起,指揮家彭家鵬在指揮樂團的同時也隨時面向觀眾帶動氣氛,熟悉的旋律引發(fā)全場大合唱,激情澎湃的歌聲與恢弘的交響樂交織,將現(xiàn)場氣氛推向高潮。熱烈洋溢的掌聲與喝彩聲就是對藝術家最好的致敬和褒獎,掌聲持續(xù)了長達數(shù)分鐘之久。指揮與樂團多次謝幕,并帶來兩首返場曲目讓人們大呼過癮。最后返場曲目《再見》奏響時,全場觀眾點亮手機電筒,國家大劇院內(nèi)瞬間化作 “星光閃爍” 的浪漫星空,樂團聲部演奏家們在演奏中默契地分批次走下舞臺,并向觀眾揮手致意告別。當指揮家彭家鵬與首席田雪合作將樂曲最后一個音符演奏完畢時,全場觀眾再次爆發(fā)出潮水般的掌聲和經(jīng)久不息的歡呼聲,為音樂會畫上圓滿的句號。
作為2025第六屆中國廣播藝術團藝術季的系列演出,“宛若天籟”音樂會以中西融合的創(chuàng)意設計初衷、精心編排的曲目、精湛的演奏技藝,讓廣大觀眾在民謠與交響的碰撞中,感受音樂的無限魅力。在民謠與交響的跨界融合中,在東西方旋律的對話里,音樂的魅力能夠消弭所有的邊界,成為直抵人心的天籟交響之音。未來,期待未來中國電影樂團帶來更多的精彩演出,以音樂為筆、文化為帆,在時光里勾勒更多觸動心靈的瞬間,持續(xù)不斷地用交響樂傳遞溫情與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