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光影·鎏金歲月”中國電影樂團視聽交響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奏響記憶中的光影旋律
6月29日,“百年光影·鎏金歲月”中國電影樂團視聽交響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奏響記憶中的光影旋律。值此“七一”黨的生日來臨之際,將精心打造的音樂禮物獻給親愛的黨!這場音樂會不僅承載著中國電影樂團與共和國同齡的歲月回響,更彰顯了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用音樂講好中國故事"的使命擔當——讓紅色記憶在旋律中流淌,使時代精神于音符間永駐。
指揮:肖超
導聆:江平
音樂會由指揮家肖超執棒,江平導演擔任導聆,樂團首席姚亮、女高音劉洺君、小提琴田雪、大提琴王志堯、豎琴李莉、京劇演員譚正巖,與中國電影樂團攜手為廣大觀眾帶來一場巡禮百年光影、銘記鎏金歲月的影視音樂視聽盛宴!著名電影人、江平導演擔任本場音樂會導聆,他鏗鏘有力、娓娓道來的講述充滿了澎湃激情與款款深情。全程脫稿的功力讓人贊嘆,將老一輩電影人、作曲家、詞作者藝術創作背后的故事信手拈來,講到感人至深的過往時,令人潸然淚下。指揮肖超以靈動細膩、熱情嚴謹的風格,與京劇演員譚正巖、女高音劉洺君、小提琴田雪、大提琴王志堯、豎琴李莉,攜手中國電影樂團默契合作,將匠心編配、耳熟能詳的影視劇音樂奉獻給廣大觀眾,帶領我們的思緒暢游在光影流轉的音樂世界中,與豐滿立體的角色零距離對話、在蕩氣回腸的故事中拓展生命的寬度。
你看!那百年光影在老中青觀眾的記憶中閃現;你聽!那鎏金歲月在幾代人心中激蕩回響……中國電影樂團傾力打造的"百年光影·鎏金歲月"視聽交響音樂會,以磅礴的交響樂章串聯起中國電影的璀璨星河,帶領觀眾踏上一段跨越時空的藝術之旅。從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京劇韻味,到《狼圖騰》的草原牧歌;從《馬路天使》的老上海風情,到《匆匆那年》的青春絮語,這場音樂會不僅是一次聽覺的盛宴,更是一場關于中國電影百年記憶的溫情回眸。
開場曲目《緣起·定軍山》如同一把金鑰匙,瞬間打開記憶的閘門,京劇演員譚正巖的演唱字正腔圓,與大屏幕上的譚鑫培的資料影像遙相呼應;當《白毛女》熟悉的旋律響起,觀眾們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電影《馬路天使》的插曲《四季歌&天涯歌女》經過女高音劉洺君動聽傳神的歌聲演繹,在交響樂的細膩詮釋下煥發出時代新生。
《匆匆那年》由小提琴演奏家田雪、大提琴演奏家王志堯與豎琴演奏家李莉的三重奏攜手奏響,既保留了原曲淡淡的青春感傷,又通過西洋樂器的純凈音色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弦樂的對話式演奏生動再現了電影中"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是否還能紅著臉"的深沉而復雜的情感。
《建國大業》的雄渾樂章與《領航》的激昂旋律構成了音樂會下半場的時代強音。《大海啊故鄉》的真摯抒情、《牧羊曲》的悠揚婉轉與《少林少林》的剛勁有力在交響樂的融合下對比鮮明、和諧統一。《狼圖騰》吟唱出遼闊草原的精神圖騰,樂團深情演奏的《我的祖國》引發了全場大合唱,將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抒發得淋漓盡致。這些家喻戶曉的旋律不僅是中國電影藝術王冠上的珍貴明珠,更是幾代國人共同的情感密碼,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中久久回蕩,喚起了觀眾心底最溫暖的共鳴。
當音樂會最后一個音符結束時,全場觀眾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浪潮般的歡呼聲。指揮肖超與樂團激情奏響了《歌唱祖國》,在指揮的帶領下,全體觀眾將心中的深情和摯愛用最美的歌聲唱給偉大的祖國!
中國電影樂團以交響樂為筆,持續書寫銀幕與舞臺的華彩樂章,將國家級院團的高水準演出送到廣大觀眾的身邊,讓影視音樂從幕后走向臺前,成為連接代際、跨越時空的文化紐帶,歲月經典永不落幕,時代旋律將會照亮更多人的藝術生活!